栏目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疤痕去除 >> 瘢痕疙瘩病因、形状与分类
 

瘢痕疙瘩病因、形状与分类

发表时间:2006-03-06     浏览次数:      字号:    

瘢痕疙瘩的病因涉及很多方面,我们主要从种族、体质、好发部位及局部因素等方面介绍。

  种族:多数观点认为瘢痕疙瘩与遗传密切相关,日本学者杉本报道了近亲者46%有瘢痕疙瘩的病史,这个比率似乎太高,但将增生性瘢痕和过敏体质的遗传史考虑在内,推测瘢痕疙瘩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也有报道:明显的瘢痕人群58%与过敏体质有关。

  近年来关于瘢痕疙瘩易发于皮肤富有色素的人种,即瘢痕疙瘩的易发性与种族有关的报道很多。发病率按黑人,黄种人,白人的顺序,有色人种发病率较高,据有关文献报道,黑人和白人的发病率比为5:1-15:1,台湾人儿童10%,菲律宾人26.2%,白人学童4.5%,成人13.3%,由于对瘢痕疙瘩认识的不足及调查范围的局限性,总之,以上统计率比实际偏低,中国人的发病率没有明确的统计学报告。

  体质:瘢痕疙瘩100%与体质有关,手术、烧(热)伤、外伤,是否易形成症状明显的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可参考以下几点:1、是否有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或者是增殖期持续1年以上的陈旧性瘢痕的发病史。2、是否是过敏性体质。3、家族内的人是否有1、2情况。

  另外,好发痤疮的皮肤、晦暗干燥性皮肤、油性皮肤、多汗皮肤的人易发。静脉淋巴回流不良部位容易发生。胸部瘢痕疙瘩好发于乳房发育良好的人。

  增生性瘢痕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但与体质、年龄、部位等因素也有关系。在增生性瘢痕中也有2年或2年以上持续呈现明显症状,治疗效果不好者。一般来说,从体格上来看,血管系发育不良者,如消瘦、肥胖,特别是发育期的女性多见。可能是由于这些人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所致。

  发生部位:上臂上外侧(三角肌)、前胸部、肩胛骨部是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耳后、耳廓、颈部、枕部、耻骨上部也较易发生。相反失神经支配区(癞)和脊髓麻痹区,不易发生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无特定的好发部位,包括所有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还有内眦部、下颌部、腹部正中、侧胸部、臀部、腹股沟部、大腿、手足、四肢关节部等。

  不易发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部位是阴囊、眼睑、乳晕、头皮等。

  所有部位都易发瘢痕疙瘩而没有好发部位差异的明显瘢痕体质的人也不少。但是,好发部位形成瘢痕疙瘩,其他部位形成增生性瘢痕的病例也很多,如:刨腹产的纵行手术切口,常常是上部为增生性瘢痕,耻骨部为瘢痕疙瘩。

  局部因素:瘢痕疙瘩的诱发因素多为轻度的外伤、炎症、切创、烧伤等。例如:预防接种、痤疮、毛囊炎、疖肿、带状疱疹、虫咬、擦伤、外科的切开切除、轻度烫伤等。

不管是瘢痕疙瘩还是增生性瘢痕,当发生血肿、感染、异物、伤口哆开时,或是没有经过适当治疗时,创伤愈合延迟,使症状明显。另外,广泛的2度或深2度烧伤多出现介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之间的临床特征。

  瘢痕疙瘩的形状与分类

  关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临床上特发性瘢痕疙瘩、真性瘢痕疙瘩、假性瘢痕疙瘩、瘢痕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疙瘩及瘢痕疙瘩等多种用语被使用,至今尚无明确的分类,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混乱。临床上,除按定义分类外还有以下分类。

由于瘢痕瘢痕疙瘩的原因主要是张力,根据对体表各部位发生的瘢痕疙瘩的形态及经过变化有学者将瘢痕疙瘩分为三大类:蘑菇型、蟹足型、蝴蝶型,瘢痕瘢痕疙瘩增殖原因之一是局部皮肤的伸展性及关节和肌肉对局部所施加的力,这些力决定了瘢痕瘢痕疙瘩的形状。瘢痕瘢痕疙瘩最初几乎都呈蘑菇型,其后由于局部张力的影响,呈现出部位特有的形状(如受相反力作用的话,呈蝴蝶型,受单方向力作用时,依然保持蘑菇型)。实际上,与其它部位相比胸骨和上臂外侧部多呈蝴蝶型和蟹足型,这与运动时上臂主要受上下方向的力,胸骨部主要受左右的力相一致。此外,也有学者将瘢痕疙瘩分为:炎症型、增殖型、成熟型三种类型。

 
 
 
推荐文章